财政政策强化集成支持创新-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

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大家在搜: 教育经费统计 学生补助 政策 审计整改
财政政策强化集成支持创新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4-04-02

来源网址:

培育新质生产力,财政如何发力?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重点在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加强地方财力保障、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等方面下功夫。”记者了解到,财政政策聚焦科技研发、产业升级、创新创业等多方面重点发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出新招求实效。

加大投入力度

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567亿元,年均增长6.4%。今年财政科技支出仍将保持较高强度。根据《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安排3708亿元、增长10%,重点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安排980亿元、增长13.1%。

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4亿元,支持加快突破基础产品、核心技术等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强制造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保障,推动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教育方面,2024年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649亿元、增长5%。今年将倾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改革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相关转移支付404亿元,支持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改革发展。

“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持。今年以来,财政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加大基础科研投入,通过自投、补助、贴息等政策工具,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表示。

各地将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比如,2024年北京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1%,资金重点聚焦支持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2024年1月,浙江科学技术支出52.72亿元,增长53.1%。安徽财政统筹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安排制造强省建设等政策资金15亿元,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今年年初,辽宁财政筹集下达辽宁实验室建设发展资金3亿元,支持以全新体制机制高标准建设辽宁实验室,持续优化科研基础条件,不断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充分提升科研产出质量。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34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科技资金重点用于围绕低碳能源、煤化工、生物医药、种业等领域,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等。“将加快财政科技资金的拨付下达进度,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的财会监督和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运用多元方式

在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各地多措并举,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

在税费优惠方面,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涵盖了从创业投资、研究与试验开发、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发展、全产业链等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认为,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其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贡献了税收力量。

近年来,各地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比如,陕西省财政厅2022年底牵头设立8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重点支持24条重点产业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发生风险后给予最高50%的风险补偿。2023年“工信贷”“秦科贷”等子项目开始落地运行,“工信贷”共发放贷款136亿元,“秦科贷”共发放贷款281亿元,有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

2023年,山西财政部门借助基金、融资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流向重大项目,太行产业投资基金向67个项目投放251.36亿元,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氢能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现代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发展。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同时,用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推动创新成果应用迭代,落实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政策,以市场化方式破解初期应用瓶颈。在注重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方面,今年将支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

合力支持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财政支持要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比如,中央财政下达12.7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累计支持192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万余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落实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带动更多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除此之外,今年将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地方财政也力挺企业创新。以安徽为例,2023年科技创新攻坚专项立项支持287个项目,经费总投入96.5亿元,省财政支持资金15亿元(分3年拨付,2023年拨付10亿元),引导市(县)投入资金15.9亿元,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65.6亿元,带动比约为1∶5.4。在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2023年,安徽企业牵头、参与的项目数量和资金占比分别为81.7%和94.8%,较2022年分别增长了13.6个和8.8个百分点。

福建财政部门近期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放宽贷款条件,提升贷款额度,调整贴息比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江苏出台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支持对象为江苏省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贴息贷款总规模200亿元,单户贷款额度最高为2000万元。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陕西近期开展全省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工作,对企业2023年较2022年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量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进一步提升财政支持创新发展的质效,还需合力深化改革。“继续落实落细对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改革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给予科研人员和团队更多自主权,全力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赋予科技创新持续动能。”张依群表示。

专家认为,财政支持要进一步聚焦科技与生产力的深度融合。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建议:“为确保先进技术落地,应灵活运用财政工具,加大对高端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政策应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精准施策,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财政政策优惠对象应从科技创新企业本身这个‘点’拓展到相关专业化服务体系的链条上。”

网站地图